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之窗 » 党风政风监督 » 正文
详细新闻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点击数:次  作者:周至县人民政府纠风办 更新时间:2013-11-07 来源:

 

近年来,周至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四纵十六横”主骨架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已基本实现,方便了群众出行,促进了经济发展。目前,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砂石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使我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一、基本情况

周至县域内面积2974平方公里。全县辖22个乡镇、376个行政村,现有人口为67.39万人,境内从事砂石运输车辆约1.2万辆。

截止2012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317.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总里程209.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108.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77.92公里/百平方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131.6公里,省道77.7公里,县道182.6公里,乡道301.2公里,村道1624.4公里。农村公路按技术等级划分:二级公路116.6公里,三级公路2.2公里,四级公路1684.7公里,等外公路304.7公里。

二、主要问题

(一)途经重型运输车辆多,路面病害频发。

    周至县境内河流众多,砂石资源丰富,农村公路是砂石输出的必经通道,途经重型砂石运输车辆多,据统计,20105月份,每日通过108国道终台路治超检测站的载货车辆约2000余辆(周至至西安方向),砂石运输车辆达1800辆,使农村公路长期高负荷运营,坑槽、沉陷、龟裂、车辙等病害频发,养护难度大,影响群众正常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并缩短公路使用周期。

(二)砂石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运输。

砂石运输车辆沿路抛洒砂石、泥水,使路面湿滑、冬季结冰,影响其他车辆、行人安全通行;部分不法分子为追求高额利润超限超载运输,使车辆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车辆的制动和操作等安全性能迅速下降,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2011129日,在108国道终南镇三里桥段,三辆砂石运输车辆先后追尾,造成三死两伤重大交通事故。

(三)安保设施不完善。

周至县农村公路里程长,分布广,自然条件差,实施安保工程耗资巨大,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安保实施的投入力度,但县财政困难,投入资金仅满足地方配套,只能按照“先重点路段后一般路段;先车流量大路段后车流量小路段;先县乡公路后通村公路”的原则逐条路实施,无力全面建设、完善农村公路安保实施。致使周至县农村公路普遍存在安保设施不全的问题,特别是通村公路几乎无安全标志,车辆行人无“章”可循,造成事故频发。

(四)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驾驶员和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未意识到“车祸猛于虎”的严重性,不遵章守则驾车走路。无证驾驶、驾驶无证,超速行驶、横穿马路、人占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的现象随时可见,严重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

(五)占用公路随意堆放。

部分群众为自己方便,占用公路路面堆放建筑材料,在路面、路肩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村公路过村镇段尤为严重,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近年来,每年都发生因建材占道引发的不安全事故。

(六)沿路近距离违法建房。

农村公路沿线一些群众受利益驱动,在公路两侧建房,由于农村设计标准相对较低,路面较窄,路边建房又多在十字路口等黄金地段,遮挡视线,加之有的村庄沿路自发形成集贸市场,人流、车流量较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七)恶意破坏公路及沿线设施。

超限运输砂石车辆为躲避超限检测站,绕行限制通行农村公路,在设置限宽设施路段,破坏公路,铺设便道,强行通过,有随时发生侧翻的可能。

三、主要原因

(一)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周至县路政执法人员共九人,负责全县2100余公里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和治超工作,严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虽然周至县交通运输局为加强治超力量,组合执法资源,2012年初,从农村公路管理站和交通运输管理站抽调共30名路政和运政执法人员,成立两个治超队,但是,要全面开展路政管理和治超工作,现有人员远远不够。

(二)经费短缺。致使损毁公路不能及时修复,安保设施无资金建设,治超执法设备落后。

(三)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未能广泛、持久、深入地开展,广大群众对交通安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对策建议

(一)解决治超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增加治超执法人员,使治超工作常态化。解决治超经费和配备必要的监测、取证设备,提升治超执法力度

(二)水务局、国土、工商、交警、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取缔非法砂石料场,规范源头装载行为,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确保公路设施完好和道路运输安全畅通。

(三)建议省市发改委、质监、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整治,严格载重货运汽车生产、发牌和使用环节,整顿车辆非法改装企业,治理大吨小标、非法改装问题,使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四)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速度,完善安保实施,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

(五)国土、城建、工商、交警和交通等有关部门应不断打击取缔违法建房、占道为市,乱摆乱卖现象,改善公路交通环境。

(六)公安、宣传、教育部门切实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驾驶员和中小学生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遵章守则,维护交通安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