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之窗 » 党风政风监督 » 正文
详细新闻

周至县纪委“六个到位”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点击数:次  作者:解凯卫 更新时间:2014-07-24 来源:

 

来源:县纪委办公室

今年以来,周至县纪委通过学习领会、落实“三转”、廉政教育、案件查办、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六个到位”,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中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深入学习领会 思想认识到位

 全面安排部署。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为龙头和抓手,统揽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县委今年召开常委会议5次,专题研究贯彻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的意见措施;县纪委召开纪委全会,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全面安排部署,明确思路、目标任务,逐项抓落实。组织专题学习。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的“党委主体责任的五个方面、纪委监督责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中纪委王岐山书记、省委赵正永书记关于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阐述内容,摘录印发县级领导、镇部门主要领导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明确工作职责,抓好贯彻落实。提升监督意识。县纪委加强对全县镇、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的“纪委监督责任的四个方面”内容的监督检查,要求各镇、各部门纪委(纪检组)进一步厘清职责,突出主业主责,全面提升的监督意识、责任意识。

 坚决落实“三转” 组织建设到位

 整合优化内设机构。合并党风室和纠风室,成立了党风政风监督室。新增设第二纪检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增加行政编制4名,调整后委局机关内设9个科室,人员编制35名。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对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的72个精简至9个,精简率87.5%。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进一步突出主业主责。配齐配强基层力量。17个县级部门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于2月底前调整了分工,不再兼管其它业务工作;22个镇纪委均由5-7名委员组成,分别配备2-3名纪检监察干部;设党委的9个县级部门均配备了2-5名纪委委员,25个县级部门均成立了监察室,分别配备2-3名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办法》、《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处理规定》等,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纪检监察干部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

 深化廉政教育 预防提醒到位

 加强日常提醒教育。逢春节、“五一”、中秋等重要节假日,确定廉政提醒教育重点,向全县领导干部编发廉政短信,提醒干部廉洁过节,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巩固教育成果。今年618日,开通“金周清风”易信平台,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融入新媒介。开展专题廉政教育。邀请省市专家教授,以及市纪委领导为全县领导干部作《反腐倡廉形势教育》、《秦亡于奢》等专场廉政报告4场,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突出系列廉政教育。召开廉政教育系列活动动员大会,印发了《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系列党风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党风廉政和预防职务犯罪学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一是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一书一碟一参观”教育学习活动,学习《党员干部廉政手册》、观看教育碟片,参观富平监狱(省少管所)活动。二是确定建设、财政、教育等14个部门牵头的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本领域的日常教育;根据职权设定一、二、三级廉政风险岗位;查找本单位最大的廉政漏洞,从最大的漏洞抓起定制度。三是县纪委、检察院联合建立廉政手机报平台,与14个重点领域的牵头部门,及时宣传中央和省市县政策法规,每周给科级以上领导、每月给14个领域的党员干部发送一条廉政短信。

 聚焦办案主业 执纪执法到位

 夯实领导责任。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委(党组)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定期听取纪委(纪检组)办案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支持查办案件工作;所在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要切实履行纪委的监督责任,全力抓好对本区域内的查办案件工作。整合办案力量。及时更新了县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扎实开展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完善来信来访、电话和网络举报体系,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建立县纪委与县检察院联合办案工作机制,将县检察院4名领导和4名办案业务骨干纳入乡镇办案协作区领导小组和4个片区,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量。给力案件查办。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保持查办案件高压态势。至6月底,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22件,初步核实违纪线索76件,立案32件,结案31件,党政纪处分31人,办案挽回经济损失56.5万元。

 加强组织协调 监督检查到位

 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积极协助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工,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督促各镇、各部门党委(党组)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形成守土有责、分工明确、协调畅通的工作机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围绕中央和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对改革政策措施落实、“一城一园一区”重大项目落实和建设、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监督检查,严肃整治配备使用超标车辆、办公用房,以及公款吃喝、旅游等问题。强化监督的再监督。县纪委全会后,由县纪委组织协调,县委常委带队,纪委委员参与,组成11个检查组,对全县22个镇和22个县级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重点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同时县纪委对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履行自身监督职责情况开展再监督、再检查,督促其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抓好监督落实。

 强化责任追究 贯彻执行到位

 突出工作重点。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及组织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为核心内容,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执纪监督和惩戒问责的工作重点。实行“一案双查”制度。对职责范围内落实决策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力、对班子成员违纪行为包庇、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干扰阻碍案件查办,以及压案不办、久拖不查等情形,既要追究党委主要领导的责任,也要坚决追究纪委监督失职的责任,做到责任明确、问责有力。严肃倒查责任追究。切实发挥《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约谈制度》,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于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任务未完成、整改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以致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影响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视情节采取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查、约谈、责任追究或党纪政纪处分等处理。(解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