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网评 » 正文
详细新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拆除"特权温床"必须划定"制度红线"

点击数:次  作者:蒋小舟 更新时间:2013-12-13 来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刊载文章《全会<决定>解读: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指出:要适时开展对领导干部住房、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的专项清理工作,对违规多占超配的,一律清退。文章强调: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待遇上追求奢靡、享受特权,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决定》明确提出要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也是在新形势下改进党的作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的重要内容。

  特权思想,存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无疑会腐蚀干部的纯洁性和党的先进性。各类豪华干部病房、豪华公墓、政府特供烟酒、政府专供食品等,无不是特权思想的表现。特权,是一种沾染了官僚习气的法外之权。如果放任特权思想的蔓延,则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恶化党群干群关系,更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特权思想产生的温床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权力归属不明晰和权力监管不规范所致。正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毫无顾忌地进行权力扩张,才会导致权力的私有化和特权化。因此,制止扩张的权力,最需要的是制度的笼子。只有明确权力归属,加强权力监管,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公权私用的步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这是鼓舞人心的举措,必将推进廉洁政府的建设步伐。长期以来,领导干部的豪车豪宅,既惹眼又惹骂,一些领导干部人退房不退人在车就在,引起群众的极大反感,成为群众热议的持久话题。

  探索官邸制周转房制度,严格公务用车制度,让领导干部的职权与待遇严格挂钩,将领导干部的工作与生活严格区分开来,无疑是振奋人心之举。清理干部超配住房用车,更是针对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一记重拳。制度建设,是治理这些问题的的根本之道,只有从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保障抓起,用制度红线制止那些幻想运用特权的干部,才能有力地拆除特权温床。只有特权温床得以拆除,特权思想才会绝迹,才能不断纯洁干部队伍,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同时,健全了制度,明确了标准,才能让清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只有手中有了制度这柄尚方宝剑,才能让各方的监督发挥最大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