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纪委下发的关于对我市窗口单位临聘人员相关情况开展调研的通知精神,县纪委监察局对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信访接待大厅进行了摸底调研,现将调研摸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人员编制情况
县政务服务中心及各窗口共有工作人员93人,其中临聘人员共17人,占总数的18%。12名窗口临聘人员的工资来源为单位自筹;5名中心机关临聘人员为公益性岗位,工资来源为财政补贴和单位自筹。总的来看,以上临聘人员的月工资均为900元—1500元之间。
县信访接待中心没有编制,工作人员都是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与县信访局合署办公,县信访局派驻中心有临聘工作人员3名,占接待中心总人数的17%。这3名临聘人员均是公益性信访代理员身份,曾经参加过招聘考试和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工资来源主要是参考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工资标准目前为1000元/月。
2、岗位设置情况
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共有29个,共设置办事窗口41个,已使用窗口37个,机动窗口4个。37个办事窗口设置AB岗,工作人员共计75人(不含首席代表)。
县信访接待中心目前设置8个接待窗口,其中包括5个联合接待室,2个综合接待室,和1个分流接待大厅。中心临聘人员主要分布在分流接待大厅,主要承担来访人员的登记、身份确认和接待窗口分流。
我县窗口单位临聘人员均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窗口工作,临聘人员的岗位任务设置合理,工作态度积极,任务完成情况较好。
3、对临聘人员的招录、管理和考核情况
县政务服务中心使用临聘人员的单位中,除地税局通过中介公司招聘临聘人员外,质监局、气象局、国税局、公安局、林业局均自主确定使用临聘人员,单位与临聘人员签订1—2年的劳动合同,录用程序和工资待遇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服务中心机关使用5名临聘人员是响应县上政策号召,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属公益性岗位,招录经过县人社局的审批。
从管理和考核情况来看,政务服务中心5名临聘人员由该中心进行管理、考核;12名窗口临聘人员由中心机关和原单位同时进行管理和考核。
从实施效果来看,使用临聘人员能够缓解单位工作人员紧张问题,12名窗口临聘人员学历均为大专以上,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经过岗前培训后能够胜任工作。
县信访接待中心对临聘人员的招录、管理和考核,采用公益性岗位招聘管理办法,年初与每位临聘人员签订合同,通常合同期限为三年,每年签定一次合同。自中心成立三年以来,临聘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切实发挥了基层信访代理员的作用。
4、工作作风情况
我县窗口单位临聘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且经过了岗前培训,业务比较熟悉,窗口单位管理相对规范,临聘人员工作热情,精神饱满,工作作风过硬,在市县作风建设明察暗访中没有发现临聘人员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县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其工资和人事管理在原单位,而工作纪律管理在中心,从而造成中心管理力度不足。
县信访接待中心临聘人员属于信访公益性代理员,他们的工作任务较重,工作量也较大,经常遇到加班加点接待来访人员的情形。但他们的工资收入偏低,每人每月为1000元,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工资待遇不能匹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是细化对临聘人员的量化考核,按照考核等次合理安排薪资,优秀等次待遇与正式人员相同。
二是建议将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临聘人员的工资和人事关系放到政务中心,便于中心管理。
三是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从经济、生活等方面给予大力关心和支持,不断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